传播世界 多国保留大豆“菽”字音
伴随着小冰河期的结束,作为粮食作物,大豆不比小麦、高粱等禾谷作物高产,因而逐渐从主食变成了副食。大豆种植除黄河流域外,又扩展到东北地区和南方,西自四川,东迄长江三角洲,北起东北和河北、内蒙古,南至岭南等地,都有大豆栽培。宋代初年为了在南方备荒,曾在江南等地推广粟、麦、黍、豆等,南方的大豆栽培因之更为发展。
元代《农桑辑要》在“论九谷风土及种莳时月”中,认为大豆等作物在全国范围内,只要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,不论何地,均可种植。与此同时,东北地区的大豆生产也继续增长,《大金国志》有女真人“以豆为浆”的记述。清初关内移民大批迁入东北,又进一步促进了辽河流域的大豆生产。康熙二十四年开海禁,设四个榷关,于是东北大豆大批由海道南下,东北豆、麦每年输上海千余万石,可见清初东北地区已成为大豆的主要生产基地。
大约在公元前二世纪大豆传入朝鲜,而后又自朝鲜被引至日本。在六世纪左右,又由海路自南方引大豆至日本九州一带。德国植物学家英格尔伯特在日本工作时发现了这种作物,1712年写书介绍过大豆,这大概是欧洲人第一次认识大豆。1740年法国传教士把大豆寄回国,在巴黎加登植物园种植。1804年传入美国,在宾夕法尼亚州试种,生长良好。1854年大豆获得美国农业专利权。 现在世界上有半数以上的国家都种植大豆,大豆已从中国的特产变成世界性的农作物了。因为世界各国的大豆均是由中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,有许多国家文字中关于大豆这个字的发音,还保留着“菽”字的音,如拉丁文(Soja)、英文(Soy)、法文(Soya)和德文(Soja)等,这也证明了中国是大豆的原产地。
隋唐时期 始有大豆榨油、豆饼饲料
我们的祖先食用大豆的文字记载,首先见于《诗经》中的“七月烹葵及菽”,大豆不仅被直接煮食,而且已经被人们用以熬制豆屑米粉稀饭,即《周礼》中的“糗,熬大豆与米也”。这种豆屑米粉的混合稀饭,至今依然是黄河流域人民的重要早餐。《周礼》中还有将豆屑米粉混合后蒸制糕饼的记录,书中写道“豆末和屑米而蒸之”。《礼记》中说,“啜菽饮水,熬豆而食。以菽为粥以常啜之”。
《楚辞》中有:“大苦醎酸,辛甘行些”,大苦即豆豉,据此判断春秋战国时已有豆豉,这是发酵豆制品最早的记载。据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记载,当时通都大邑中已有经营豆豉在千盒以上的商人,反映豆豉的消费量已相当大了。
从汉代开始,“粟”和“麦”成为当时主要粮食作物,而大豆则逐渐转入蔬饵膏馔之中, 用途不断多样化,成为人民喜爱的副食品。汉初已用大豆合面作酱,正如史游在《急就篇》中所记“饼饵麦饭甘豆羹,芜荑盐豉醯酢酱”。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161号竹简上有“黄卷一石”字样,“黄卷”即今黄豆芽的古称。三国时的《神农本草经》中也提到大豆黄卷,可能指早期作为药用的豆芽干制品,以后鲜豆芽即作为蔬菜使用。《食经》记载,“作大豆千岁苦酒法,用大豆一斗,熟汰之,渍令泽。炊。爆极燥,以酒醅灌之。任性多少,以此为率。”这里的苦酒不是当代的酒,而是今日的醋。
隋唐以后人们开始利用大豆的油分。宋朝苏轼《物类相感志》称“豆油煎豆腐,有味”以及“豆油可和桐油作艌船灰,妙”,是有关豆油的最早记载。到了清朝,榨油工艺不断改进,每石大豆的出油量已由明朝的9斤上升为11斤,豆油的食用比率也逐渐增加,豆饼也在市场上成了重要商品,清末差不多已遍及全国。关于豆腐的文字记载始见于五代后期至宋初陶谷所著《清异录》“时戢为青阳丞,洁己勤民,肉味不给,日市豆腐数个。邑人呼豆腐为小宰羊”。明朝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首次详细地描述了豆腐制作方法,并提到了“豆腐皮”一词。(全文完。来源:北京日报)
小睿心语:经考古发掘证实,大豆的唯一起源中心是中国,这历来都没有争议。豆科植物众多,但“豆中之王”的大豆重要性最突出,与人民生活最密切,对世界影响也最大。
◎同心睿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