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日本豆类协会的统计数字,2018年,日本人日均摄入豆制品约61.4克。2017年11月间,不二制油公司发起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:在选择日常蛋白质摄入来源上,78.3%的日本民众青睐于豆制品,乳制品仅以56%的比例排名第二。正是饮食观念决定了豆制品在日本的兴旺与蓬勃。
去过日本超市的朋友可能都有体会,每到日本超市中浏览当季新品,总会被常温货架、低温冷柜中琳琅满目的豆制品所打动。虽然很多产品在国内也能见到,但考究的包装、多样化的口味和食用场景设定,让我们既惊叹于豆制品在日本民众生活中的至高地位,更折服于日本企业在豆制品开发上的奇思妙想与精益求精。
那么,日本的豆制品是如何一步一步无缝渗透进百姓生活中,成为一个最具民族特色的产业?小睿将用几期向您介绍日本豆制品产业的发展。
东洋豆腐进化史
关于豆腐在日本的起源一直众说纷纭。不论哪个版本,都是由高僧渡华求经,然后将豆腐带回日本。1183年,在奈良春日神社的祭司日记中有‘春近唐符一種’的表述,这是“豆腐”在日本官方文献中的首次亮相。
由于不易保存,进入日本很长时间,豆腐一直是被用作佛前贡物,直到14世纪,由高野山的僧侣偶然间发明了高野豆腐(即冻豆腐),豆腐才在全国逐渐流行,但也仅限于贵族阶层。17世纪的江户时代,豆腐开始进入民众的日常食谱,然而只在江户,京都和大阪等大城市售卖,当时的豆制品以棉豆腐为主。1782年,一本介绍上百种豆腐菜肴做法的料理宝典‘豆腐百珍’发行,推动了豆腐在日本平民中的普及。
近代工业的发展促进了豆腐生产的机械化,豆腐产量开始飞跃,能以更低的价格提供给平民。1903年,在第5届日本商业博览会上,用人工制冷设备生产的大批量冷冻豆腐成为当时轰动一时的“划时代产品”。此后,在大正和昭和时代,随着溶胀法和冷冻工艺的不断完善,冻豆腐的生产效率成倍提升。
在此期间,日本相继卷入日俄战争和两次世界大战,劳动力短缺,大豆又被充当燃料,因此许多豆制品工厂都艰难度日,间接促成了民间自制豆腐的热潮,豆制品的消费偏好在百姓心中生根发芽。及至二战之前,几乎每个城市街区都有一家制造贩卖豆腐的小店,豆腐可以说是日本人餐桌上最司空见惯的一道料理。
战后,豆腐成为保障民生与营养摄入的重要食物。而高野豆腐因容易保存,成为豆制品行业中最先复苏的品类。
1955年,工业界、学术界和长野县政府共同创建了“信州牌”,将高野豆腐打造成长野县的食品支柱产业。如今,全日本98%的高野豆腐产自于长野县。
1960年代以后,日本经济迈入高速增长。日本开发出加氨小苏打泡发软化技术,豆腐的柔软度、韧性和口感进一步提升。1972年7月,以此种工艺生产的豆腐‘新あさひ’上市销售。
1994年,随着日本第一位女航天员乘坐“哥伦比亚”号航天飞机进入太空,随机同行的香菇、豆腐、碎肉等日式料理引发了全体地球公民的关注,而豆腐无疑成为最具日本饮食文化特色的食物。
小睿心语:日本超市中豆制品琳琅满目,其包装考究,口味多样,足见日本人对豆腐的钟爱。、
◎同心睿智